|
|
1851年1月3日“傅科擺”證明了地球自轉的存在 |
歷史上的今天
欄目:重大事件
發(fā)布時間:2021-02-08 16:18
|
|
|
1851年1月3日發(fā)生的重大事件:
摘要:1851年1月3日(農歷1850年12月2日),法國物理學家傅科證實了地球的自轉。
“傅科擺”證明了地球自轉的存在
1851年1月3日,法國物理學家傅科設計了一個大擺證實了地球的自轉。傅科所用擺的長度為67米,擺錘是質量為28公斤的鐵球。擺在重力和懸掛線的張力作用下,在其鉛垂位置附近作振動。由于傅科的實驗直接驗證了地球自轉,因此被授予榮譽騎士五級…
|
1851年1月3日(農歷1850年12月2日),法國物理學家傅科證實了地球的自轉。
“傅科擺”證明了地球自轉的存在
1851年1月3日,法國物理學家傅科設計了一個大擺證實了地球的自轉。傅科所用擺的長度為67米,擺錘是質量為28公斤的鐵球。擺在重力和懸掛線的張力作用下,在其鉛垂位置附近作振動。由于傅科的實驗直接驗證了地球自轉,因此被授予榮譽騎士五級勛章。
1852年1月24日,法國物理學家傅科試制成功世界上第一臺陀螺儀。1851年在巴黎國葬院,傅科成功地用擺演示了地球自轉的實驗。傅科擺實驗的第二年,即1852年,他制造出了回轉儀(陀螺儀)——也就是現(xiàn)代航空、軍事領域使用的慣性制導裝置的前身。陀螺儀的原理是:一個旋轉物體的旋轉軸所指的方向在不受外力影響時,是不會改變的。自從上個世紀七十年代以來,陀螺儀有很大的發(fā)展,光纖陀螺儀、激光諧振陀螺儀等相繼問世,這些現(xiàn)代的陀螺儀具有結構緊湊,靈敏度高,工作可靠等等優(yōu)點,在很多的領域已經(jīng)完全取代了機械式的傳統(tǒng)的陀螺儀,成為現(xiàn)代導航儀器中的關鍵部件。
“傅科擺”傳統(tǒng)機械式陀螺儀
傅科(1819~1868)法國實驗物理學家,1819年9月18日生于巴黎。幼年時即喜歡精巧手工的創(chuàng)制活動。1853年由于光速的測定獲物理學博士學位,并被拿破侖三世委任為巴黎天文臺物理學教授。因為他博學多才,有多項發(fā)明創(chuàng)造,因此受各國科學界垂青,1864年當選為英國皇家學會會員,以及柏林科學院、圣彼得堡科學院院士。1868年被選為巴黎科學院院士。1868年2月11日逝世于巴黎,終年49歲。
|
|
|
上述內容已注明媒體來源的,為本站編輯轉載,版權歸原作者所有。若有來源標明錯誤或者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,請及時與我們取得聯(lián)系,我們將迅速進行處理。向原創(chuàng)致敬?。。?
|
免責聲明:
|
|
1、本站部分內容系網(wǎng)友投稿或編輯轉載,并不代表本網(wǎng)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。
2、本頁面內容里面包含的圖片、視頻、音頻等文件均為外部引用,本站一律不提供存儲。
3、如涉及作品內容、版權和其它問題,請在30日內與本網(wǎng)聯(lián)系,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或斷開鏈接!
※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(lián)系客服
|
|
|
|
|
|
|
|
|
歷史上的今天 |
|
今天是:2025年07月06日(星期日)
|
|
|
|
|
|
|
|
|
|